【編者按】在時代的浪潮中,每一滴揮灑的汗水,都會折射出璀璨光芒;每一顆微小的螺絲釘,都夯實著發展的根基。勞動模范和最美員工,作為干部員工中的杰出代表,他們以扎根崗位的堅韌執著、奉獻社會的滿腔熱忱,用辛勤汗水、精湛技能與卓越作風,在各自崗位上樹起一面面引領示范的旗幟。
為大力宣傳先進、學習先進、爭做先進,廣泛凝聚奮進力量,公司特開設專欄,定期發布相關內容。在這里,我們將帶您走進這些平凡崗位上的不凡英雄,領略他們的風采,感悟他們的精神。期待您的持續關注,一同探尋榜樣的力量!
張久青,男,1975年5月生,選煤公司王家嶺選煤廠機修班長。他懷著一顆孝敬之心,無微不至地照料因腦梗癱瘓的父親和因患癌住院的岳父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。
反哺之恩,詮釋孝道真諦
2016年,命運的重擊突如其來,張久青的父親突發腦梗,身體癱瘓,生活無法自理。面對這一殘酷現實,他沒有絲毫猶豫,毅然決然扛起照顧父親的責任。
為幫助父親緩解術后腿部肌肉萎縮的難題,張久青展現出驚人的毅力與決心,踏上了自學針灸的艱難之路。昏暗的燈光下,他全神貫注對照著教學視頻,在自己身體上反復練習針法。一次次進針,一次次疼痛,他的身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針孔。但他從未放棄,憑借著對父親深厚的愛和堅定的信念,潛心鉆研中醫子午流注理論,并將所學與實踐緊密結合。終于,他熟練掌握了針灸療法,為父親的康復帶來了希望的曙光。在他持之以恒的精心照料下,癱瘓臥床長達4年的父親,奇跡般地能夠拄著拐杖走路了。
半子之責,演繹至愛親情
命運似乎并未打算放過這個飽經風霜的家庭。2019年,又一場陰霾籠罩這個家庭。岳父咳嗽不止,痰中有血,未曾想到診斷結果為肺癌。張久青再次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愛與擔當為岳父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。
在岳父住院化療期間,張久青仿佛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,每天凌晨4點,他便已悄然起身,走進廚房。為了給岳父熬制營養均衡的粥,用電子秤精確到每克食材,精心配比。他深知化療過程的痛苦與艱辛,為了能讓岳父更好地應對,他精心制作了化療反應動態監測表,時刻關注著各項指標的變化,及時調整護理方案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岳父化療的副作用減輕了40%。岳父長期臥床期間,張久青更是片刻不離,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。每隔半小時,他便會準時為岳父進行踝泵運動,幫助岳父活動腿部關節,促進血液循環;每隔一個半小時,他又會仔細地為岳父擦洗身體,確保岳父身體的每一處都能感受到血液的通暢與溫暖。他的這份細致入微、耐心周到的照料,在護士站傳為佳話,“帶表格查房家屬”成為他獨特的標簽,人們在感嘆他的孝心之余,也被他的堅持與付出深深打動。
志愿之光,溫暖社區寒冬
疫情期間,他充分發揮專業特長,組建“家電急診小隊”,解決居民的燃眉之急,發明無接觸電器維修法?——居民從陽臺垂吊故障電器,他在樓下草坪搭建臨時工位檢修。他的這一創新之舉,不僅為居民們解決了實際問題,更傳遞出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,被當地縣政府評為“最有創意的守望相助”,成為疫情期間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張久青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深刻內涵,展現了孝老愛親的美好品質。同時,他又以無私奉獻的精神,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播撒著愛的種子,如同一束溫暖的光芒照亮了世界。
返回上一頁